咨询热线:028-87534001
CN EN

咨询热线

028-87534001
在线留言

周海浪:从《三叉戟》看“司法经验主义”

发布日期:2020-06-15

      电视剧《三叉戟》正在各大网络平台热播,似已成为一道味美之“下饭菜”。这部电视剧以3位警察“老炮儿”为主人公,在即将退休之际重新起航,再创佳绩。《三叉戟》虽然主要是警察的故事,但却折射出司法职业群体的共性生态面。缘何会在关键时刻启用这些“老兵”?这并非毫无缘由。在笔者看来,这部剧使得我们有必要再次思考所谓“司法经验主义”之利弊,对司法职业的一些规律和特点进行揭示与强调。

      一、被误读的“司法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时常被划分至“贬义词”的领域,总被认为是满足于个人狭隘经验,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到处生搬硬套,也否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再加上“司法”的限制,“司法经验主义”似乎就被认为是司法人员以个人狭隘经验实施司法行为。这应该是对“司法经验主义”的最大误读。从理论上看,“经验主义”属于认识论的哲理范畴,但“司法经验主义”是兼具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司法经验主义”不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是用司法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应用到更为丰富的实践中去。

      本文所谈及之“司法经验主义”并非固步自封,而是希望对司法实践积累之经验引起足够重视和理性审视。在本文看来,司法或者说法律实践工作,恰恰需要“经验主义”。神枪手都是靠子弹喂出来的;一个业务素能过硬的司法人员(公、检、法、律)亦需办理大量的案件。有人会说,这是司法经验,不是司法经验主义。但事实上,又有谁能截然将此分开呢?只有大量办案,才可积累司法经验,培育司法感觉,这种直观体验所带来的心理冲击、认知转向,绝非书本知识所能替代。

      在电视剧《三叉戟》中,“大背头”(陈建斌饰演)以传统的地图+圆规作画之方式,辅之以实地走访的办案方法,促使嫌疑人快速归案,此举在剧中获得年轻民警的一致赞扬。这一情节虽有文学创作之成分,但却反映出司法经验之重要性。笔者当检察官的时候,总爱到刑事侦查的第一线去,旁观民警侦查取证、讯问突破,在数个熬更守夜之中,积累了不少的司法经验;笔者甚至抛出过“懂侦查是检察官的必备素能”之论调,尽管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已然反映出司法经验之重要性。如今回望,这种在一线的收获与感悟,要比看几篇C刊论文来的更为实在!

      二、“司法经验主义”对司法人员认识立场之调试

      以刑法为例。众所周知,中国刑法理论界存在“四要件”平面耦合体系与“三阶层”犯罪论之争,应当说,司法人员无论选择哪种体系,对于解决司法实践中90%的案件都是没有问题的,结论也是基本一致。但当司法人员真正办理一大批疑难案件之后,所积累的司法经验会促使司法人员反思与调试以往的认识立场,进而促进认知升级。

      热衷于阅读刑法理论著作的司法人员,总会看见名家教授开展“学派之争”。起初一看,各方观点都有道理,难以抉择;当司法人员自己亲自办理过1000件刑事案件后,从这些案件中积累的司法经验会促使其选择某一理论立场。有时甚至是对既有基本立场的重大改变!例如,有的司法人员曾坚定支持“一元的结果无价值论”,但面对中国司法实践的现状,发现“二元的结果无价值论”才是更为妥当的选择;又如,“行为无价值论”被学者批评的有些“一无是处”,但当你办理大量的刑事案件之后,可能会发觉这种观点其实更“适合”目前的中国刑事司法实务。这些理论观点、立场的转变,与每个人的司法经验、体会具有重要关联。

      电视剧《三叉戟》中,年轻干警小吕只知道书本上讲过的“3公里生活圈”理论,但在跟随“大背头”办案中发现既有理论之缺陷,从而不断调试自己的认知。这都是“司法经验主义”对司法人员认知立场的重大调试。这些调试都有效促成司法疑难杂症的解决,其效果毋庸置疑。

      三、“司法经验主义”是司法证明的关键

      就“刑事证明”或者“证据证明力”而言,面对同样的证据材料,不同的司法人员往往会得出不同的判断结论。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是司法人员不同的经验程度差异所导致,但绝不可因此否定司法经验之重要性。

      年龄稍长的司法人员都还记得,以前办案子总会在笔录中详细记载嫌疑人接受讯问时的情态反应,“挠手”“抠脑”“摇头”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记载,实则反映的是嫌疑人的内心活动,对于辨识其供述之证明力强弱、增强司法人员的“内心确信”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这些都是司法经验的优秀成果。毫无疑问,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证明是以“自由心证”作为基本模板,但人们总会因“自由”二字将其误解为“随心所欲”,实则不然。正如龙宗智教授所言:“自由心证不等于随心所欲,它必须符合经验和逻辑,即接受理性的限制,同时须以制度设置保证其具有可检验性以及可矫正性,此点不言而喻。”

      自“排除合理怀疑”列入刑事诉讼法以来,虽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刑事证明的严谨性,但却有可能走向另一极端,“排除合理怀疑”有被滥化为“排除一切怀疑”之风险。其实,所谓的“合理怀疑”,就是一个司法经验问题:司法经验丰富,见过的案件千奇百怪,总能结合具体案情分析出所谓的怀疑,是否“合理”;司法经验不足、办案经历不深,其关于“怀疑”的认识就不见得“合理”。

      立法确认“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可谓刑事证据法显著进步。但从司法实践来看,辩护人所提“排非”申请总是难以得到支持,有的辩护人借此开始非理性地抨击司法机关。实际上,辩护人更应理性反思所提申请是否准确,司法机关缘何并未采纳“排非”意见?其实,证据是否达到“非法”程度,里面亦有司法经验主义判断之成分,不同之人对此判断不同并不意外。即便排除非法证据,剩余证据能够达到“确实、充分”之标准,亦是具有个性差异的判断问题,与判断者的司法经验具有紧密关联。

      由此可见,纵使证据规则完善、证明模式精美,如果没有司法经验主义的辅助,依然不能得出妥当结论。所以,认真对待司法经验主义并非坏事。用时间、汗水乃至生命积攒起来的司法经验主义,理当成为司法职业群体代代相传之珍宝。稍有遗憾的是,如今对司法经验之关注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过多沉迷于形式主义的外壳改革,忽视了更为实在的内涵与本真。

      余音:“老兵”常在

      《三叉戟》不仅让一众司法“老炮儿”思索如果青春焕发,更让无数年轻的司法人员更为清晰的认识到司法、法律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在人工智能时代,法律职业是否面临被替代的危机?其实,人工智能、算法这些机器语言是无法完全刻画、复制“司法经验主义”。“司法经验主义”是极具个性特质、难以被“编码”的人类精神语言。不断实践,积攒丰富的“司法经验主义”,做一名司法经验丰富的“老兵”!

      “老兵”不老,“老兵”常在!

作者:周海浪

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 实习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