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1.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新时代人民法院的新变革新发展
2.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人民检察事业欣逢最好发展时期
1.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新时代人民法院的新变革新发展
2023年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中,最高法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90.6万件,判处罪犯776.1万人。律师对工作报告中行事审判工作方面的内容梳理如下:
一、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严惩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等犯罪,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
二、坚决维护社会稳定
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审结涉黑涉恶案件3.9万件26.1万人。审结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23.8万件27.4万人,审结毒品犯罪案件34.7万件44.2万人。
三、依法惩治腐败犯罪
配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完善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11.9万件13.9万人。依法从严惩处92名原中管干部,彰显党中央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坚定决心。审结行贿犯罪案件1.2万件1.3万人,严惩多次行贿、巨额行贿、长期“围猎”干部的行贿犯罪。
四、依法惩治信息网络犯罪
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22.6万件。依法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犯罪,加大全链条打击力度。
五、依法惩治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
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3万件4.6万人,严惩利欲熏心的造假者、滥用职权的渎职者,对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分子依法宣告从业禁止,守护百姓餐桌安全、用药安全。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判处罪犯4523人,追赃挽损31.9亿元,守护群众养老钱。
六、依法维护公共安全
审结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1.1万件2万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针对高空抛物、偷盗窨井盖、妨害安全驾驶等公众担忧的安全问题,出台司法政策,促进综合治理,有力维护群众“头顶上”、“脚底下”和出行中的安全。
七、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
审结金融犯罪案件10.1万件,助力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
八、呵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落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推行圆桌审判、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合适成年人到场、回访帮教等制度机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少年司法制度。努力教育感化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判处未成年人罪犯由2013年的5.6万人减少到2022年的2.8万人。
九、依法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审结破坏军事设施、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破坏军婚等涉军犯罪案件2503件。
十、坚决捍卫法律尊严和权威
贯彻党和国家死刑政策,对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严重危害群众和社会安全的罪行决不姑息,论罪当判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并核准死刑全面排查1990年以来的1334.5万件“减假暂”案件,对存在问题或瑕疵的5.9万件逐案整改,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坚决防止“纸面服刑”、“提钱出狱”。
十一、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依法纠正重大刑事冤错案件26件53人。健全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和及时纠正机制,坚决守住防止冤错案件底线。
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等原则,落实公开审判、法庭辩论制度,对死刑包括死缓二审案件一律开庭审理,对2675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2097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
加强被告人辩护权和律师执业权利保障,畅通律师协会维护律师执业权利渠道,推进律师辩护全覆盖,全面落实死刑复核案件法律援助制度。
完善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制度,加强冤错案件国家赔偿工作。“依法纠正冤错案件”写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
2.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人民检察事业欣逢最好发展时期
2023年3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在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报告主要包括维护安全稳定,以动能检察助力中国之治;聚焦服务大局,以能动检察促推高质量发展;坚持司法为民,以能动检察保障民生福祉;加强诉讼监督,以能动检察维护司法公正;拓展公益诉讼,以能动检察守护公共利益;坚持从严治检,以能动检察锤炼过硬队伍共六大板块,律师对其中的重点内容梳理如下:
一、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
1.起诉各类犯罪嫌疑人827.3万人,比前五年上升12%。
2.全力投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进入常态化后以打早打小促常治长效。起诉涉黑涉恶犯罪26.5万人,其中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6.4万人。
3.从严惩治、有效遏制严重暴力犯罪和涉枪涉爆、毒品犯罪,起诉81.4万人,比前五年下降31.7%。
4.严惩拐卖人口犯罪,2021年起协同公安机关以专项行动深挖历史积案,两年间起诉拐卖和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犯罪3152人,比前两年上升16%,其中发生在五年前的积案占31%。
5.依法惩治促社会秩序持续向好,2022年起诉杀人、放火、爆炸、绑架、抢劫、盗窃犯罪为近二十年来最低,人民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二、积极促推依法治网
1.针对网络犯罪持续大幅上升,2020年建立专项办案工作指导机制,明确检察办案65条规范;2022年协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出台23条办案指导意见。
2.五年间,起诉利用网络实施诈骗、赌博、传播淫秽物品等犯罪71.9万人,年均上升43.3%。协同公安机关从严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深挖幕后金主、严惩团伙骨干、全力追赃挽损,起诉19.3万人。
3.坚持全链条打击,起诉非法买卖电话卡和银行卡、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提款转账等犯罪从2018年137人增至2022年13万人;对情节较轻或受骗、胁从参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的,从宽处理、教育为主。
三、少捕慎诉慎押促治理
1.政法机关协同落实,诉前羁押率从2018年54.9%降至2022年26.7%,为有司法统计以来最低;不捕率从22.1%升至43.4%,不诉率从7.7%升至26.3%,均为有司法统计以来最高。
2.2022年公安机关对不捕不诉提出复议复核、当事人提出申诉比2018年分别下降63.2%和25%。运用大数据有效监管,轻罪不“关”也能管住;不起诉但应予行政处罚的,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三、认罪认罚从宽利改造
1.依法严格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检察环节适用率已超过90%。主导落实中,检察官以确实充分的证据促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与在场律师充分沟通,准确提出量刑建议;同时认真听取被害方意见,重视维护其权益,工作量和难度倍增,但诉讼质效明显提升。
2.2022年量刑建议采纳率98.3%;一审服判率97%,高出未适用该制度案件29.5个百分点。上诉、申诉大幅减少,更利罪犯改造、促进社会和谐。
四、守好经济安全法治防线
1.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起诉62.1万人,比前五年上升32.3%。
2.护航金融安全,从严追诉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金融犯罪,起诉18.5万人,比前五年上升28.2%。
3.协同中国人民银行等开展专项行动,起诉洗钱犯罪4713人,是前五年的32.3倍。依法惩治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涉税犯罪,起诉5.8万人,比前五年上升29.3%。
五、积极稳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
1.2018年发布11项检察政策,明确对企业负责人涉经营类犯罪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提出适用缓刑建议。
2.2020年起探索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对依法可不捕、不诉的,责成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切实整改;会同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等12部门共建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强化监管落实。
3.试点以来,共办理相关案件5150件,已有1498家企业整改合格,3051名责任人被依法不起诉;另有67家企业整改不实,243名责任人被依法追诉。
六、在反腐败斗争中充分发挥检察作用
1、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8.8万人,已起诉7.8万人,其中原省部级以上干部104人。
2.检察机关提前介入职务犯罪案件从2018年1470件增至2022年1.1万件,自行补充侦查从19件增至2913件,不起诉从278人增至534人,监检配合有力、制约有效。
3.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出台指导意见,会同国家监委发布典型案例,起诉行贿犯罪1.4万人,震慑“围猎者”。携手开展职务犯罪追逃追赃工作,对48名归案“红通人员”提起公诉,对54名逃匿、死亡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启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