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8-87534001
CN EN

咨询热线

028-87534001
在线留言

每周刑务观察168期|非法放贷5.6亿!公安部公布5起金融犯罪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24-11-11

重要动态

01.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网络传销犯罪

02.非法放贷5.6亿!公安部公布5起金融犯罪典型案例

03.坚决依法严打各类突出经济犯罪,公安部公布5起涉企犯罪典型案例

04.关注新型网络传销犯罪,公安部公布5起传销犯罪典型案例

 

01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网络传销犯罪

2024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4627人。检察办案发现,近年来,随着依法惩治传销犯罪力度不断加大,一些犯罪分子为躲避监管打击,将传销由线下转移至线上。相较于传统传销,网络传销不受时空限制,传播更灵活、活动更隐蔽、资金转移更方便,更易给群众造成重大财产损失,需综合施策、深化治理。

一、编造各种“骗局”引诱群众参加

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的虚拟性和便捷性,编造花样众多、真假难辨的“致富骗局”,引诱群众参与其中。

1.有的直接将传统传销活动“搬到”网上

如,刘某某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刘某某等人注册成立生物科技公司,开设专门网站,组织团队线上线下推广“兴中天互助平台”,以“投资返利”“拉人返利”的形式发展会员,5个月内吸收会员59级、42万余人,涉及全国31个省份和港澳台地区等。

2.有的蹭虚拟货币、区块链、金融创新、慈善互助等新的概念和社会热点开展网络传销

如,盛某某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盛某某等人虚构谷歌公司“谷歌币”区块链项目,通过网络媒体公开宣传炒作,对外发布认筹购买“谷歌币”,以ETH(以太币)作为结算币种,共发展会员6万余人,非法获利2000余万元。

一些地方还出现了诸如“抢购转售”“网络拍卖”“传播国学”等网络传销新名目,需高度警惕。

二、打着官方旗号骗取群众信任

为打消群众疑虑,更好推销所谓“项目”,吸引更多人参加,有的不法分子甚至直接打着“国家项目”“政府支持”等旗号,谎称项目有“国家”“政府”“央企”等背景,并以此开展网络传销活动。如汪某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汪某假冒国家乡村振兴局副主任身份,伙同他人以其实际控制的“掌心集团”的名义,宣称与地方政府合作,通过在多地召开项目发布会、邀请影视明星站台等方式,推广“销销乐”网络平台。

截至2023年7月,该平台共吸引会员9万余人,形成多达245层的传销网络。

三、扩充传销层级规避责任追究

为尽可能多地骗取群众钱款并规避法律责任,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便利扩充传销层级,试图以此让自己隐身幕后,并让资金来源和流向难以追踪。如章某某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章某某等人开发“拼拼有礼”App,以“拼团购物”为噱头,宣称拼团失败的会员可获得返现,吸引群众加入会员并在该App平台充值下单拼团,并制定不同等级的晋升条件和奖励制度,4个月内即吸引379万余人注册会员,形成多达178个层级的传销网络。

02非法放贷5.6亿!公安部公布5起金融犯罪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坚持严打高压态势,依法从严打击查处各类金融犯罪活动,全力配合相关部门有效防范化解处置经济金融风险,统筹做好刑事打击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全力护航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4年11月6日,公安部公布5起金融犯罪典型案例:

一、上海张某鹏等人涉嫌非法经营案

2024年7月,上海公安机关依法立案侦办张某鹏等人涉嫌非法经营案。经查,2022年10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张某鹏组织招揽技术开发、App运营、黑灰产引流等数十人组成职业化非法放贷犯罪团伙,以“高利放贷”非法营利为目的,在境外开发运营26款网贷App,向境内非法提供贷款业务,收取借款金额30%-35%的高额周息,截至案发,累计向5万余人非法放贷5.6亿元。

今年8月,办案单位开展收网打击,抓获以张某鹏为首的22名犯罪嫌疑人。随后,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在本案基础上部署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开展集群打击,抓获犯罪嫌疑人29名。

二、江苏曲某涉嫌保险诈骗案

2024年1月,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曲某等人涉嫌保险诈骗案。经查,2019年以来,以犯罪嫌疑人曲某为首的犯罪团伙,为部分高风险行业务工人员重复投保雇主责任险或团体意外险。被投保人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该犯罪团伙引导被投保人办理伤残鉴定,伪造赔付证明材料和垫付款资金流水,同时申报保险理赔。在理赔款到账后,通过各种理由诱骗、威胁被投保人,非法占有保险赔偿金。该案涉及全国多地,涉案金额7600余万。今年8月,办案单位将曲某等8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三、安徽赵某等人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案

2024年3月,安徽省宿州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赵某等人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案。经查,以犯罪嫌疑人赵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利用社交软件招募卡商,并实时指使下线卡商人员在全国范围内大量非法买卖、持有、使用他人银行卡3000余张,涉案金额达8000余万元。今年8月,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在本案基础上部署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开展集群打击,抓获赵某等犯罪嫌疑人38名。

四、山东万某泉等人涉嫌贷款诈骗案

2024年3月,山东省日照市公安局东港分局依法立案侦办万某泉等人涉嫌贷款诈骗案。经查,自2023年以来,犯罪嫌疑人万某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侯某芳等既无真实购车购房需求、又无实际偿还能力的人员作为背债人,操纵背债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购买豪华车辆。购得车辆后,万某泉等人利用伪造的结清证明、委托书、银行或金融机构营业执照等材料,隐瞒相关贷款未结清的事实,将车辆非法变卖套现,给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2024年6月,办案单位开展集中收网,抓获万某泉等16名犯罪嫌疑人,该案现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在本案基础上部署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开展集群打击,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涉案金额3600余万元。

五、广东李某等人涉嫌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案

2024年6月,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李某等人涉嫌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案。经查,自2022年1月以来,犯罪嫌疑人李某等人在互联网上销售信用卡信息,相关信息被购买者购得后无需信用卡密码便可直接用于网上消费、游戏平台充值、购物消费等变现。截至案发,该犯罪团伙共销售信用卡数万张,从中非法获利超400万元。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在本案基础上部署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开展集群打击,共抓获李某等犯罪嫌疑人54名。

03坚决依法严打各类突出经济犯罪,公安部公布5起涉企犯罪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始终将服务营商环境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作为谱写“枫桥经验”经侦篇章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坚决依法严打各类突出经济犯罪,特别是对涉企突出犯罪坚持“零容忍”,持续加大对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商业贿赂等严重侵害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犯罪的打击力度,营造公平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0月30日,公安部公布5起涉企犯罪典型案例:

一、北京李某涉嫌职务侵占案

2024年3月,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依法立案侦办李某涉嫌职务侵占案。经查,犯罪嫌疑人李某在上海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工作期间,利用负责某品牌啤酒的二维码有奖销售宣传活动的职务便利,擅自修改中奖二维码和奖金数额,后通过数个微信进行扫码领取奖金并占为已有(奖金为啤酒企业委托上海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自2022年11月至案发,李某共侵占约650万元奖金。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已被抓获归案,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二、浙江沈某涉嫌挪用资金案

2024年2月,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依法立案侦办沈某涉嫌挪用资金案。经查,2020年4月至2024年1月期间,犯罪嫌疑人沈某在担任宁波海曙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会计期间,借掌握公司银行账户、U盾、转账密码等职务之便,利用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漏洞,擅自将公司多个银行账户内的共计800万元人民币转至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内,并用于高额的美容整容、日常消费及归还网贷等。目前,犯罪嫌疑人沈某已被抓获归案,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三、安徽马某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

2024年4月,安徽省黄山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马某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经查,自2017年至2023年,犯罪嫌疑人马某在其经营的某磨具磨料有限公司对外销售油石、钨丝绳等产品过程中,对买方企业的高管、采购和生产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员大肆围猎,形成利益输送关系。收取马某贿赂的上述企业人员,在产品试用、产品评测、供货商招标等环节对其他同类供应商进行恶意打压,确保马某公司产品中标。截至案发,马某共向全国11省(市)的34家企业50余人行贿3200余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马某已被抓获归案,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四、广东郑某新等人涉嫌合同诈骗案

2024年4月,广东省东莞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郑某新等人涉嫌合同诈骗案。经查,自2020年至2024年,以犯罪嫌疑人郑某新为首的犯罪团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高额回报诱骗有关征信良好但急需用钱的人员配合其向银行申请贷款,随后隐瞒其将所获贷款用以购买汽车的真相,并伪造发票等相关文件,将车辆非法转卖获利,给银行、汽车4S店和贷款人造成重大损失,涉案金额达7000余万元人民币。目前,郑某新等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归案,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五、陕西栾某等人涉嫌职务侵占案

2024年2月,陕西省蓝田县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栾某等人涉嫌职务侵占案。经查,2018年12月,犯罪嫌疑人栾某、韩某涛、郑某峰三人共同出资成立蓝田某康复医院(非营利医疗机构)。在医院运营期间,栾某等人与有关供应商通谋,抬高药品购入价并高开发票,将医院公户资金转入供应商账户,之后供货商以现金、转账的方式将高开部分资金返还,并被栾某等人瓜分。截至案发,栾某等人以上述方式占有供应商返款600余万元。目前,栾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归案,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04关注新型网络传销犯罪,公安部公布5起传销犯罪典型案例

自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传销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以涉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型网络传销和涉及重大民生问题、打着重大政策旗号的网络传销以及线上线下结合、多地作案的传统聚集型传销为重点,成功侦破了一批重大案件,打掉了一批全国性、区域性传销组织,严惩了一批传销犯罪人员,坚决遏制传销犯罪蔓延势头。

2024年10月25日,公安部公布5起传销犯罪典型案例。

一、上海何某国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2023年9月,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依法立案侦办何某国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经查,犯罪嫌疑人何某国以其实际控制的内蒙古某农业科技公司名义与农户签订燕麦收购协议,从事生产、加工、销售燕麦等商品。在此过程中,该传销团伙打着“订单农业”的旗号,以“扶贫”“养生”为噱头,要求参加者通过购买“一亩田”套餐等获得加入和发展下线的资格,引诱农户签订远超日常生活所需数量的农产品订购合同,并设定多个会员层级,承诺发展新会员可获得积分及该公司境外上市原始股等高额收益,吸引参与者积极发展下线参与传销活动。

截至案发,该传销团伙共发展会员1万余人,涉案金额5.2亿元。2023年10月,办案单位开展集中收网,先后抓获何某国等10余名犯罪嫌疑人。2024年6月,公安部经侦局在此案基础上部署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开展集群打击,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名。目前,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二、河南崔某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2023年7月,河南省淮滨县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崔某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经查,犯罪嫌疑人崔某某、蔡某等人先后成立海南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多家空壳公司,以此搭建网络玉石交易平台,设计多重返利模式,以在平台买卖玉石可获取高额收益为诱饵,通过口口相传、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吸引参与人员拉人头发展下线参与传销活动。

截至案发,该传销组织共发展会员1.1万余人,涉案金额3.8亿元。2023年7月,办案单位抓获崔某某、蔡某等多名主要犯罪嫌疑人。2024年5月,公安部经侦局在本案基础上部署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开展集群打击,抓获一大批犯罪嫌疑人。目前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三、广东李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2023年10月,广东省德庆县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李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经查,2022年8月以来,犯罪嫌疑人李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注册成立浙江某传媒有限公司并开发多款APP,以“聊天刷视频即可赚钱”为噱头,设置入门费、会员等级和高额返利模式,声称待该公司未来上市后可获公司期权,吸引参与人购买会员并拉人头发展下线参与传销活动。

截至案发,该传销组织共发展会员195万余人,涉案金额43.5亿元。2024年1月,办案单位将李某等1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2024年6月,公安部经侦局在本案基础上部署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开展集群打击,共抓获犯罪嫌疑人百余名。目前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四、广西王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2024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王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经查,犯罪嫌疑人王某等人成立成都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国家双碳战略大背景”“环境保护”为幌子,炮制“互联网+智能”旧衣回收投资项目,宣称购买自助回收机并委托公司经营可高额获利,以此吸引参与人员花费9800元购买会员并发展下线参与传销活动。

截至案发,该传销组织共发展会员3.9万余名,涉案金额5.72亿元。2024年8月,公安部经侦局在本案基础上部署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开展集群打击,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名。目前相关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五、云南廖某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2023年6月,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东川区分局依法立案侦办廖某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经查,以犯罪嫌疑人廖某某为首的传销组织打着国家扶贫的旗号,并以中国梦、航天梦等为噱头,对外宣称下载其APP充值可购买国家扶贫项目的原始股权、获得充值奖励及账户收益、公司上市分红等高额收益,加入人员通过邀请码组成层级关系,并以下线人员的投资作为返利依据,以此吸引参与者拉人头发展下线参与传销活动。

截至案发,该传销团伙共发展会员126万人,涉案金额5.6亿元。2023年7月,办案单位抓获廖某某等多名主要犯罪嫌疑人。2024年4月,公安部经侦局在本案基础上部署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开展集群打击,共抓获犯罪嫌疑人近百名。目前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03坚决依法严打各类突出经济犯罪,公安部公布5起涉企犯罪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始终将服务营商环境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作为谱写“枫桥经验”经侦篇章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坚决依法严打各类突出经济犯罪,特别是对涉企突出犯罪坚持“零容忍”,持续加大对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商业贿赂等严重侵害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犯罪的打击力度,营造公平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0月30日,公安部公布5起涉企犯罪典型案例:

一、北京李某涉嫌职务侵占案

2024年3月,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依法立案侦办李某涉嫌职务侵占案。经查,犯罪嫌疑人李某在上海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工作期间,利用负责某品牌啤酒的二维码有奖销售宣传活动的职务便利,擅自修改中奖二维码和奖金数额,后通过数个微信进行扫码领取奖金并占为已有(奖金为啤酒企业委托上海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自2022年11月至案发,李某共侵占约650万元奖金。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已被抓获归案,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二、浙江沈某涉嫌挪用资金案

2024年2月,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依法立案侦办沈某涉嫌挪用资金案。经查,2020年4月至2024年1月期间,犯罪嫌疑人沈某在担任宁波海曙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会计期间,借掌握公司银行账户、U盾、转账密码等职务之便,利用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漏洞,擅自将公司多个银行账户内的共计800万元人民币转至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内,并用于高额的美容整容、日常消费及归还网贷等。目前,犯罪嫌疑人沈某已被抓获归案,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三、安徽马某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

2024年4月,安徽省黄山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马某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经查,自2017年至2023年,犯罪嫌疑人马某在其经营的某磨具磨料有限公司对外销售油石、钨丝绳等产品过程中,对买方企业的高管、采购和生产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员大肆围猎,形成利益输送关系。收取马某贿赂的上述企业人员,在产品试用、产品评测、供货商招标等环节对其他同类供应商进行恶意打压,确保马某公司产品中标。截至案发,马某共向全国11省(市)的34家企业50余人行贿3200余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马某已被抓获归案,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四、广东郑某新等人涉嫌合同诈骗案

2024年4月,广东省东莞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郑某新等人涉嫌合同诈骗案。经查,自2020年至2024年,以犯罪嫌疑人郑某新为首的犯罪团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高额回报诱骗有关征信良好但急需用钱的人员配合其向银行申请贷款,随后隐瞒其将所获贷款用以购买汽车的真相,并伪造发票等相关文件,将车辆非法转卖获利,给银行、汽车4S店和贷款人造成重大损失,涉案金额达7000余万元人民币。目前,郑某新等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归案,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五、陕西栾某等人涉嫌职务侵占案

2024年2月,陕西省蓝田县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栾某等人涉嫌职务侵占案。经查,2018年12月,犯罪嫌疑人栾某、韩某涛、郑某峰三人共同出资成立蓝田某康复医院(非营利医疗机构)。在医院运营期间,栾某等人与有关供应商通谋,抬高药品购入价并高开发票,将医院公户资金转入供应商账户,之后供货商以现金、转账的方式将高开部分资金返还,并被栾某等人瓜分。截至案发,栾某等人以上述方式占有供应商返款600余万元。目前,栾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归案,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04关注新型网络传销犯罪,公安部公布5起传销犯罪典型案例

自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传销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以涉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型网络传销和涉及重大民生问题、打着重大政策旗号的网络传销以及线上线下结合、多地作案的传统聚集型传销为重点,成功侦破了一批重大案件,打掉了一批全国性、区域性传销组织,严惩了一批传销犯罪人员,坚决遏制传销犯罪蔓延势头。

2024年10月25日,公安部公布5起传销犯罪典型案例。

一、上海何某国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2023年9月,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依法立案侦办何某国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经查,犯罪嫌疑人何某国以其实际控制的内蒙古某农业科技公司名义与农户签订燕麦收购协议,从事生产、加工、销售燕麦等商品。在此过程中,该传销团伙打着“订单农业”的旗号,以“扶贫”“养生”为噱头,要求参加者通过购买“一亩田”套餐等获得加入和发展下线的资格,引诱农户签订远超日常生活所需数量的农产品订购合同,并设定多个会员层级,承诺发展新会员可获得积分及该公司境外上市原始股等高额收益,吸引参与者积极发展下线参与传销活动。

截至案发,该传销团伙共发展会员1万余人,涉案金额5.2亿元。2023年10月,办案单位开展集中收网,先后抓获何某国等10余名犯罪嫌疑人。2024年6月,公安部经侦局在此案基础上部署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开展集群打击,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名。目前,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二、河南崔某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2023年7月,河南省淮滨县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崔某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经查,犯罪嫌疑人崔某某、蔡某等人先后成立海南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多家空壳公司,以此搭建网络玉石交易平台,设计多重返利模式,以在平台买卖玉石可获取高额收益为诱饵,通过口口相传、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吸引参与人员拉人头发展下线参与传销活动。

截至案发,该传销组织共发展会员1.1万余人,涉案金额3.8亿元。2023年7月,办案单位抓获崔某某、蔡某等多名主要犯罪嫌疑人。2024年5月,公安部经侦局在本案基础上部署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开展集群打击,抓获一大批犯罪嫌疑人。目前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三、广东李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2023年10月,广东省德庆县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李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经查,2022年8月以来,犯罪嫌疑人李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注册成立浙江某传媒有限公司并开发多款APP,以“聊天刷视频即可赚钱”为噱头,设置入门费、会员等级和高额返利模式,声称待该公司未来上市后可获公司期权,吸引参与人购买会员并拉人头发展下线参与传销活动。

截至案发,该传销组织共发展会员195万余人,涉案金额43.5亿元。2024年1月,办案单位将李某等1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2024年6月,公安部经侦局在本案基础上部署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开展集群打击,共抓获犯罪嫌疑人百余名。目前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四、广西王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2024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王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经查,犯罪嫌疑人王某等人成立成都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国家双碳战略大背景”“环境保护”为幌子,炮制“互联网+智能”旧衣回收投资项目,宣称购买自助回收机并委托公司经营可高额获利,以此吸引参与人员花费9800元购买会员并发展下线参与传销活动。

截至案发,该传销组织共发展会员3.9万余名,涉案金额5.72亿元。2024年8月,公安部经侦局在本案基础上部署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开展集群打击,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名。目前相关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五、云南廖某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2023年6月,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东川区分局依法立案侦办廖某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经查,以犯罪嫌疑人廖某某为首的传销组织打着国家扶贫的旗号,并以中国梦、航天梦等为噱头,对外宣称下载其APP充值可购买国家扶贫项目的原始股权、获得充值奖励及账户收益、公司上市分红等高额收益,加入人员通过邀请码组成层级关系,并以下线人员的投资作为返利依据,以此吸引参与者拉人头发展下线参与传销活动。

截至案发,该传销团伙共发展会员126万人,涉案金额5.6亿元。2023年7月,办案单位抓获廖某某等多名主要犯罪嫌疑人。2024年4月,公安部经侦局在本案基础上部署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开展集群打击,共抓获犯罪嫌疑人近百名。目前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相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