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8-87534001
CN EN

咨询热线

028-87534001
在线留言

医事法实务笔记|57期:手术前检查不充分导致患者损害,医疗机构是否承担责任?

发布日期:2025-03-20

在医疗领域,手术是一项高风险的治疗手段。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术前的全面检查至关重要。然而,当手术前检查不充分导致患者损害时,医疗机构是否应承担责任?简析如下:

一、医疗机构应尽的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医疗机构在实施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这包括但不限于血液检查、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医疗机构应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二、手术前检查不充分的影响

如果手术前检查不充分,可能导致以下几种情况:

1.手术风险增加:未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可能导致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增加患者的手术风险。

2.术后并发症:未发现的疾病或状况可能在术后引发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

3.误诊或漏诊:不充分的检查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使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手术或延误治疗。

三、医疗机构是否承担责任的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主要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如果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未严格遵守了相关法律法规、诊疗规范,尽应有的注意义务,患者出现了不良后果,医疗机构需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机构术前检查不充分,未能发现患者的潜在疾病或风险,从而导致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给患者造成损害,那么医疗机构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当手术前检查不充分导致患者损害时,依据如下因素判断医疗机构是否承担责任:

1. 是否存在过错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前,应遵循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如果医疗机构未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存在过错,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损害与过错之间的因果关系

患者需证明其损害是由医疗机构手术前检查不充分的行为直接导致的。即损害与医疗机构的过错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 患者的损失程度

医疗机构的赔偿责任通常与患者的实际损失程度相关。包括损伤程度、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精神损害赔偿等。

四、案例分析

3岁的小乐因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到某医院住院治疗。医院根据小乐住院前在其他医院所做的 64 层 CT 和本院的心脏超声检查,确定诊断后,未进行相关必要的确诊检查,就为小乐实施了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手术中医生切除了小乐的肺动脉瓣并置换人工瓣膜,但术前未告知其父母,术后也未展示切除标本。一年后复查发现,小乐存在房间隔中部连续中断病症,而术前检查未显示这些问题。法院审理后认为,医院术前检查不充分,导致漏诊,使小乐需再次开胸手术治疗,且在手术措施告知和人工瓣选择上剥夺了患者家属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虽然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但医院存在医疗过失行为,与小乐的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最终医院承担其应承担的过错赔偿责任。

总之,手术前检查是确保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当手术前检查不充分导致患者损害时,医疗机构应根据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患者在接受手术前,也应充分了解手术风险,并积极配合医疗机构进行术前检查。如发现医疗机构存在过错,可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742783560660210.png

174278356073503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