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8-87534001
CN EN

咨询热线

028-87534001
在线留言

医事法实务笔记|60期:医疗机构在实施检查时常见过错

发布日期:2025-04-10

医疗机构实施检查的过错包括四种情形:一是实施了不必要的检查;二是应实施检查但选择错误或检查不充分;三是在实施检查过程中操作错误而致患者器官受损;四是分析研判检查结果发生失误。未实施检查的过错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医师未依当时的医疗水准实施相当的检查;二是怠于适切相当的检查。

01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1.过度医疗行为:例如患者只是普通的感冒症状,仅有轻微咳嗽、流涕,医生却为其开具了胸部 CT、多项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一系列与普通感冒诊断关联性极小的检查项目,属于过度医疗。

2.不合理的套餐式检查:在某些医疗机构,对于一些常规体检项目,无视患者实际身体状况如何,直接推销包含多种不必要检查的套餐。例如对年轻且无任何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和相关症状的健康体检者,强行推荐包含心脏血管造影等复杂且有创检查。

02应实施检查但选择错误或检查不充分

1.检查项目选择不当:患者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可能是脑部血管病变或眼部疾病等原因导致。医院仅选择了眼部常规检查,而未进行脑部 CT 或 MRI 等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从而未能及时发现患者脑部存在的血管疾病,延误了病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时机。

2.检查不全面:患者因腹部疼痛就诊,医院进行了简单的触诊和血常规检查后,未进一步进行腹部超声或 CT 检查以明确腹痛原因。导致急性阑尾炎穿孔引发的腹膜炎未被及时准确诊断,患者病情加重。

03在实施检查过程中操作错误而致患者器官受损

1.内镜检查操作失误: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医生操作手法不熟练,导致胃镜在通过食管时用力过猛,造成患者食管黏膜撕裂、出血,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食管穿孔,引发纵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2.注射检查试剂失误:在进行某些需要注射造影剂的检查(如 CT 增强扫描)时,护士如果在注射过程中误将对比剂注射到血管外,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肿胀、疼痛,甚至导致局部组织坏死。

04分析研判检查结果发生失误

1.误读影像结果:在解读胸部 X 光片时,医院将早期肺癌表现的小结节误认为是正常的血管影,导致患者未能及时得到检查和治疗。

2.错误解读实验室指标: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D-2聚体计数明显升高,但医院在分析结果时,忽略了升高的心肌标志物指标,致使心肌梗死未能及时发现。

05未实施检查的过错

(一)医师未依当时的医疗水准实施相当的检查

1.忽略常规检查:例如,有长期吸烟史且近期出现咳嗽、咳痰加重的患者,按照当前医疗水准,应常规进行胸部 X 光或低剂量螺旋 CT 检查以排查肺癌等肺部疾病。但医生仅询问了症状,未进行任何影像学检查,导致未能及时早期肺癌病变。

2.未跟进新的医疗指南推荐检查:随着医学的发展,对于某些疾病有了新的检查推荐。例如在妇产科新生儿急救时,在2015版新生儿急救指南中碳酸氢钠用来纠正新生儿酸中毒,但在2019版指南中不再建议使用碳酸氢钠纠正新生儿酸中毒,如医院不及时更新指南信息,很容易发生违反指南的诊疗过错。

(二)怠于适切相当的检查

1.检查时间延误:患者因车祸导致腹部受伤,有明显的腹痛和压痛症状,医院已经初步怀疑有腹腔内出血的可能,但却未及时安排腹部超声或 CT 等紧急检查,而是拖延了数小时,导致患者因腹腔内大量出血而出现休克,严重危及生命。

2.对患者症状不重视而未安排检查:患者主诉近期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医生未对这一可能提示严重食管疾病的症状给予足够重视,未安排食管钡餐造影或胃镜等检查,导致患者的食管癌未能早期发现,延误治疗时机。

以上所列举的在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只是实际诊疗中极少的一部分,只有细致、仔细、遵守诊疗规范和循证医学进行检查活动,才能避免因检查不当而导致的漏诊、误诊给患者带来的不必要损害。

 

1744595767107225.png